台大穀雨社行事曆

穀雨社:我們社團的活動 農村出代誌:主要由農青或農陣發起或參與的活動 串聯農村:其它農村議題的相關活動

2011年9月28日 星期三

孤島

文/傅偉哲

我開著車子,沿著綿延道路圍成的綠漆鐵皮圍牆,瞄了圍牆開口哨站的警衛,不假 思索地從開口穿過牆面,進入了另一個領域。抵達時,已經是傍晚時分,天空呈現 灰藍色,光線相當不足。當我迆邐地往目標前行時,顛坡的道路讓車上的CD震得七 零八落,遠方模模糊糊地可見一團墨綠色的樹叢裡突出一棟灰色斜式屋頂樓房,佇立在暗橘紅色的一大片平坦曠野上。那曠野上頭有幾簇高起的土丘,蓋著黑布,旁邊落著一捲捲管狀的東西。那樓房旁側的路燈,在將近夜色的傍晚,對比於周遭的空蕩,相當清楚可見;屋內的黃色燈光,透過樹叢孔隙射出,一閃一閃的。除了突 出的樓房,還看得見兩棵放射樹樣的形影與幾棵高樹,與樓房屋頂齊高,散佈在屋 子兩樓房的後頭,看去,是橫豎清楚的建築群,色彩明度顯然對比於前頭的灰色樓 房;而那建築群外表上的灰黑色大面玻璃窗,對比於灰色樓房的小窗格,更加顯得 氣派。那建築群的高度佔據了天際線的一半,下頭一個一個間隔相當的橘黃色路燈, 射出的光線又較於灰色樓房旁的路燈清楚,在這個整個灰暗的色調下更顯得有些刺眼。

我將車子停在距離灰色樓房目測約五十公尺前的小徑上轉角上,原來那樓房是由兩棟樓房拼成一棟的,兩側各自有往外延伸的鐵皮搭建的低矮建築。樓房一側的藍色鐵捲門對應於灰色樓房的基調顯得有些明亮。這樓房幾乎是對稱式的格局,一左一右的突出開窗,一左一右的低矮鐵皮建築,甚至連大門的銀色鐵捲門也是一左一右的對稱,獨獨是那屋頂的斜屋頂看起來像是現代建材搭成的傳統式鱗瓦,只佔據樓房屋頂的一側。距離我較近的地方,樓房大門的前頭延伸出去,是一大片荒廢的雜草,大概可以看出雜草的邊界到哪,也可以從雜草高度略有秩序分布的紋路稍稍判斷出可能是曾經被耕作過的田。不過,這田的邊界,在灰色樓房的正對面,是被橘紅色土方堆成的高牆橫躺地佔據著,上頭蓋著我遠方看見的黑色帆布,一旁,一捲、一捲的RC水管建材, 井然的堆放在土方上。這條土方堆砌的高牆向後延展綿延數十公尺後,往灰色樓房方向轉去,形成一個巨大的L字型,隱隱約約地框住灰色樓房。那土方背後應該還有些樹叢,如果再往後走一些,或許是可以到達那色彩鮮明的建築群的。

不過我決定順著小徑,更往前走一點。這才發現剛才分辨不清楚的高樹,是阿伯勒和相思樹,樹形略矮而龐大,與一旁的三棵大王椰子樹有強烈的對比。這幾棵大樹,與七里香構成的樹籬笆,環抱著灰色樓房;樹籬笆引導我進入灰色樓房的大門。那大門前頭有個水泥空地,外圍是小磚塊砌成的邊界。當我正打算轉身往前一步靠近樓房大門時,門內突然發出「啾、啾、啾~」的門鈴聲—顯然是發現我的存在了。我有點不知所措的呆站在大門前,發愣的看著門前還有周圍的攝影機。一位大姐帶著有點驚訝的表情,看見我、和我打了個招呼。我向她示意後,她繼續領著我繞著樓周圍。我問道這房子為什麼是兩間連在一起?她說這房子是她先生和兄弟一起蓋的房子,以前老人家還在的時候兩間是互通的,不過前些年老人家走了,房內中間也搭起了圍牆。兩個低矮鐵皮建築則是為了因應家庭成員越來越多而搭建的車庫,車庫旁邊,事實上還有一塊菜園,上頭一畦又一畦的小土丘,還留著一些無法辨明的菜;不過看樣子,也是好一陣子沒有整理了。除了菜園外,房子的另一側,則是有塊有人整理的草皮,一旁佇立著籃球架,草皮上有些殘存的木炭堆,可能是先前家人烤肉所留下來的吧?

站在樹牆內,可以隱約看見外頭小徑上,不時有些皮膚黝黑,身穿橘黃色條紋背心,頭戴黃色工地帽,騎著機車緩緩經過。我向大姐告了別,走出樹牆,順著從裡頭看見的小徑往前走去。繞到樓房的後方,延伸出去也是一大片荒廢的雜草平地,而一支紅色標旗正插在樓房樹籬笆與雜草平地的交界,遠方還看見另一支紅色標旗插在上頭,看起來挺像是劃定某些空間的界線。我沿著小徑走向另一頭的紅色標旗,大概是三百步的距離,遇到了一條岔路,這岔路看起來是最近才開闢的路徑,它將那片雜草平地切成不對稱的兩半。這一半在剛才過來的灰色樓房後面,另一半則一直向前延伸,直到碰到一間磚紅建築的古厝。我踏進雜草平地,往古厝方向走去,在古厝傾塌的圍牆開口處,走了進去。

站在雜草叢生的穀場上面對著漆著水藍色油漆、有些破碎的的木板門,隨著風搖曳,不時傳出「唧…嘎…」的摩擦聲音。大門兩側是已經褪色到看不見字的紅色門聯,上頭有個也是看不見字的橫批。再往兩側看去,是對稱的門窗,玻璃已經破了。古厝的屋頂大部份還保留著瓦片,唯獨屋樑左右對稱性的有兩個大缺口,破了大洞。古厝的左側,向我延伸而來一排水泥建築,與古厝似乎是不太一致的建築風格,讓古厝呈現L字形的型態。水泥建築的盡頭是一間沒有門的側所,裡頭有個坐勢馬桶,那馬桶與古厝的時代顯得有些不太搭嘎。古厝和水泥建築外側圍著磚牆,再外圍有棵蓮霧樹和幾棵樹蔭很大的樹,樹蔭幾乎遮住了整個穀場,讓我站在這裡,感覺有些涼意。

走出古厝後,在古厝的門口駐留向前張望,周圍的景色除了土方堆起的高牆較為顯眼而特殊之外,盡是平坦的雜草平地,四面八方的撲去,景象有些單調。不過,或許正是如此,夜色披上之後,這裡除了涼意之外,更顯得有些淒涼。這時,雜草堆傳來陣陣蟲鳴:「唧~唧~」,對比於遠處白色建築群依稀傳來低沈的機器運轉聲:「轟~轟~」。

自我勞動的進展

文/萱


農業的勞動需要多重的技術,這些技術不一定會用單一的方式呈現,而是視各人在身體力行的過程中,身體記憶勞動的方式而有所不同。難得在美濃有機會可以跟專業雇工的伯姆們一起種地瓜,才發現長期務農的身體跟沒有務農習慣的身體有著截然不同的習性。Bourdieu在「單身者舞會」中即描繪了法國農民的身體習性是如何不適應現代舞蹈的節奏和舞步。因為習慣了割草的姿勢,所以他們的膝蓋總是外翻的,胳臂總是彎曲的;他們習慣於走在高低不平、難以行走又泥濘的泥土路上,所以即使走在市鎮的瀝青路上或穿著皮鞋,他們也始終大步而緩慢行走著。現代舞步適合住在都市的年輕小夥子,正如我們不適應農田裡應該要有的肢體動作,在身體技能和習性背後是整個與文化背景連結在一起的真實系統。


種地瓜是把一小段地瓜藤橫向”拉”進土裡,讓土覆蓋住地瓜莖上的節,節上的芽各自長出根和藤來,最後從根部結成地瓜。地瓜必須種在排水性良好的土裡,在種地瓜之前農民習慣先把地整過,做出一畦畦的凸起和凹槽,以便之後的排水和引水。


張大哥一開始教我們如何”種”地瓜,基本的動作就是一手抱著一束地瓜莖、一手拿起地瓜莖並拉入土中,然後腳持續的向前移動。這樣的動作看伯姆們坐起來簡單順暢,但是當自己真正開始做的時候就不一樣了!一開始連拿個地瓜莖都分不清楚方向、站著移動不久背就開始痛了、改成蹲著走沒多久腳又開始抖了,莖要拉的多深不確定,怕自己拉太深、太淺、太大力把地瓜莖給用死了,而兩個地瓜莖之間要間隔多少也不清楚,只能硬著頭皮、憑感覺。作農就是這樣,只要有一個細節(經驗、技巧、體力...)沒有辦法配合上就會多費許多時間,只有在各種環節都可以配合上時才會作的行雲流水。我們一人作一畦,作了好久好累卻還不到三分之一,伯姆們早就在回程的路上(去一畦,回來另一畦),仍是有活力的大聲談笑著,可以說是幾十年的差距活生生在眼前上演阿!但是怨嘆也沒用,只能繼續踏實得讓腳感受地的鬆軟,手感受泥土的深度和地瓜莖的重量,讓身體慢慢適應這樣規律的動作,並成為這場日常勞動中的一部分。等身體適應、技巧也慢慢上手後,第一畦也作完了(有勞張大哥幫我們從盡頭往回插QQ),雪梅姐趕緊喚我們去休息,在我們剛要休息的時候,伯姆們也休息結束繼續下一回合,我們只能在田邊感嘆他們驚人的速度...。休息過後挑戰第二畦,果然身體熟悉規律的勞動之後順暢很多,一開始彷彿是要跟伯姆們比拼一樣火力全開,但是後來發現雙方實力還是差距太多,硬要跟上她們的速度只會自己亂了手腳,才安份的改回自己的步調。


雖然沒有細看時間,但是第一畦大概作了40分鐘到一個小時,第二畦只花了2、30分鐘,而伯姆大姐們作一畦估計是15~20分鐘吧!單是從個人的進展就可以發覺勞動習慣在身體上滋長的過程,是如何讓人學會配合土地的節奏並融入其中。太陽一直是農人最大的支持,也是最大的挑戰,它的熱情讓泥土有了溫度,也讓農人汗流浹背、加速體力的流失。作完兩畦後,疲勞的身體和沉重的呼吸讓自己印象深刻,比起自己日常的運動,那種確實完成些甚麼、與土地和自然連結的感覺讓人格外踏實、舒服,充實了空虛的意志。


農業勞動跟一般的運動行為不同,健體強身的運動方式會考量人體的可負荷程度、是否符合人體工學,以強化各部位的肌肉且避免運動可能會造成的傷害。但農業勞動的前提是為了生產、營生,才沒有那麼多閒情逸致考量到怎樣的動作會對身體不好,久而久之過度勞動的痕跡不可避免會造成農人身體的各種慢性症狀。由於過去在農村中勞動是為了養家活口,因此這些病痛彷彿就像農人的徽章,附著在仍屬硬朗的身體上直到最後。我們在休息的時候張大哥看著其中一位伯姆用呈現O行的雙腳緩緩走動著,若有所思的說:長輩們也都過度操勞了...。但說這句話的同時,張大哥似乎也認為勞動就是農人的一部份、無可避免的。畢竟美濃的繁榮是起於大量、緊密的家庭勞動,這樣的勞動不只是供給了美濃人的生活,也濃密了人情和農業文化。


註1:雪梅姐是張大哥的愛妻,張大哥是雪梅姐的愛夫。

註2:伯姆(ㄅㄚ˙ ㄇㄟˊ)是客家話的伯母,適用年齡為60歲以上, 大姐的適用範圍則為40~60歲的婦女。當天來種地瓜的加雪梅 姐共有三位大姐,其他四位都是6、70歲的伯姆。另外的就是 張大哥和佳玲、餅人、琴茹及我四個奧校連。

2011年9月26日 星期一

農村體驗日:二重埔+大埔 with 台大穀雨社



位於新竹縣竹東鎮的二、三重埔,早在三十年前就面臨竹科擴張下的土地徵收威脅,十年前因為經費不足而放棄的土地徵收案在2006年變更計畫後重新啟動,當地在長久的禁建氛圍之下紛紛對土地徵收產生不同的立場和行動,農村中所呈現出的歧異性值得好好探討。

2010年6月9號發生的大埔事件開始啟了這場土地徵收的風暴,怪手挖田所引起的社會輿論讓行政院長吳敦義介入處理大埔農地徵收案,至今一年過後,政府總對外宣稱大埔事件已"圓滿解決",但事實上"解決"的狀況並非如同當初院長所承諾的美好,目前也仍留有四戶未解決,爭議仍未落幕。

這次,我們將到三重埔協助地瓜田的牽藤工作,並與當地農民聊聊土地徵收之下的行動。在三重埔過夜後,隔天一早進入竹南大埔,看看新聞熱潮過後,大埔的農地、居民現況為何?實際走進農村參與、觀察,相信我們對於何謂”真實”會有不同的看法。期待當中所產生的思考碰撞,可以成為新一波關注農村的力量。

日期:10/1、2 週末
10/1(六)早上7點50分 捷運公館2號出口外集合

Day1                                           Day2
0800-1000 台北到二重埔                         起床,與阿燈道別,前往大埔
1000-1200 劉會長講解/二重埔徵收議題導覽  相見歡,稍事休息
1200-1400 午餐+移動到三重埔                   午餐時間大家聊
1400-1630 農作體驗+CSA實驗田導覽       農作體驗+大埔徵收現況了解
1630-1830 大家一起做飯吃!                     道別,返回台北
1830-1930 當地徵收現況回顧-工研院陳建泰先生
1930-2130 討論與分享,與清大頭前溪社交流

兩天一夜花費:約700~1000元/人
包含來回交通、午晚餐、保險、住宿

如欲參加請將以下資料寄到weihsuand@gmail.com信箱,標題註明-"報名穀雨社農村體驗日"
姓名: 聯絡電話: 緊急連絡人:
系級: 生日: 葷/素食:
身分證字號: e-mail:
特別注意事項:

請在9/27(二)晚上12點以前將報名資訊寄出,人數上限15人,依送出完整報名資料的順序決定~參與者請著方便活動耐髒的衣物、好走的鞋子、睡袋或小毯子、環保餐具、個人盥洗用品和一顆謙虛、開放的心。  
如有疑問請電0956969969 丁同學

2011年9月25日 星期日

2011秋冬 台大穀雨讀書會

 —從校園到田野,關心臺灣鄉村,實踐理想的青年社群


雖是,我們都在台灣這片土地中成長,
但在學習過程中,卻從來沒有認識他的機會。
當前的台灣農村面臨著許多問題,
從苗栗大埔徵收案、彰化相思寮徵收案、中科三期到國光石化,
都突顯政府仍抱持著開發至上的發展態度。
而我們參與了議題,但在過程中也察覺,
自我知識的培力才是支持議題長遠發展的根基。

於是,我們希望從「讀書」開始,並以「實踐」來檢驗我們自己,
在兩者的相輔相成之下,才能走得長遠


今年,我們讀書會的形式將所有調整,
可能比起讀書會,形式上會更像「工作坊」或「團隊」。
首先,我們並不先預定書單,而從理解農村開始,
當我們了解某個社區、對它某些議題感到困惑,
再決定我們是用閱讀哪些書本,應用什麼樣的知識論述來理解這個議題,
在我們對經驗和理論概念都有一些理解了,
接著我們就要踏入農村,直接觀察、貼近農村的現實,

於是,在經過了理解現象、概念化/理論化現實、以及實際訪查之後,
我們將要做最後一件事情,
是將我們對農村的觀察,以及認識過程中的反思,轉化成文字,
目的並非在於生產出厲害的報告,
生產文字同樣也是另一段知識學習的過程,是要自己試著寫,
才能再反思我們之前認識的經驗現實與所理解的理論知識。


讀書會第一次舉辦的時間是 9/27(二) 19:00

地點:台大男一宿舍區的的生活學習中心 於入口處的警衛室旁
Map: http://g.co/maps/b5nwp

之後將在隔週的星期二固定進行讀書會,

本學期預計進行三次農村的參訪,時間會以周末為主,
地點分別為:新竹二重埔與苗栗大埔、宜蘭(大宅院市集)以及雲林北港

歡迎對農村議題有興趣以及熱忱的青年學生一同參與!!!


另外,讀書會的第一次參訪將於10/1.2舉辦,地點為大埔與二重埔,兩天一夜的行程
詳細資訊,請看上篇文章





【筆記】台灣社會研究學年會﹣在地食物系統的建構與實踐

記/星翰

創造「客家菜」:從野食變成文化菜餚的「野蓮」
  • 這道菜在美濃其實並不是家常菜,但這十幾年來一聽到野蓮就自動和美濃連結。為何?
  • 野蓮是很野生的,原本被看作「植物」而非食物。甚至是比較窮困的人才吃的菜。
  • 飲食在當代被賦予了「維生」以外的意義,有了一些身份認同、與地方相關或是健康的意義。  例如:法國的紅酒、有機食物等等
  • 文化中介力量
    有一群資訊與知識密集工作形成的職業群體產生。他們擁有現代的文化資本,並取得像徵權利,因此能夠主宰風格與品味的形成。
  • 「野蓮」的不同階段 
    *野生植物
    採集來的食物,補充雨季蔬菜不足,鄉野且粗俗
    *初步的商品

    變成人工栽培的作物,美濃一個農民有漁塭,記起以往對野蓮,想說不如夏季來種。後來開始有人種有人賣,但是初期只有美濃人會料理這道菜
    *客家名菜
      因應鄉村體驗類型的觀光業興起的需求,觀光客會問"有沒有客家的家常名菜?",餐廳就去找生產者(需求端),於是生產端和需求端連結起來了,成了一股力 量, 向末端消費者推野蓮。野蓮開始被推廣,它代表著美濃、客家的菜餚,也有健康的意義。文化中介的力量:媒體報導(正好當時鄉村體驗也開始興起),地方的支 持:文化活動,生產者自身,菜販,餐飲業者
  • 由生產者去推,連結了健康、在地、文化等等意義,比較容易賣。然而,成功商品化的果使得生產面積擴大,生產者之間價格競爭,野蓮價格下跌。而生產模式也轉向大面積生產,追求規模經濟。
在地食物系統的「建構」:以農夫市集為例
  • 另類發展
    相對於主流發展的另一類模式。基於對資本主一所帶動之主流發展的反省與批判。
  • 有機農業發展的更迭
    傳統農耕,慣行農法,有機農業,慣行有機,後有機。
  • 各式的符號套在有機產品上,例如:健康,慢活,高價等等,進而推得有利可圖,於是大企業開始進場。
  • 大企業的操作方式變成只是不用藥,不用化肥,用一些有核可的有機資材。但仍是用大規模種植單一作物,最大獲利,能用多少地力盡量用的思維,而非有機農業原有友善土地的初衷。慣行有機於是誕生。  
  • 後有機針對慣行有機的反省。農夫市集,在地化食物系統,社區支持型農業等等。
  • 農委會看到農夫市集的潛力,推動「精緻農業健康卓越方案」,希望在101年底使有機農產品生產面積達5000公頃(但二十多年來推有機農業,才3000多公頃)。並在數個縣市輔導成立有機農夫市集。
  • 有機新制。從2007年起,農產品要掛上「有機」二字,要通過「農產品生產及驗證管理法」、「有機農產品級有機農產加工品驗證辦法」層層關卡。
  • 什麼都要通過驗證。是以保護消費者的角度而非由保護生產者的角度出發,保障「合法」。
  • 保障有機產品之途徑 *自我宣稱
    保障來源為生產者自身特質。例如:大王
    *驗證系統
    保障來源為科學、標準化的規範制度。例如:農委會輔導的有機農夫市集 *參與式保障系統
    保障來源為多方厲害關係人的參與。例如:花蓮好市集。
  • 被管制的有機農業。農民不用化肥、農藥、用心呵護作物愛護土地不夠,還要填厚厚二三十頁的表格才夠。而且可能變成往後要做有機農業,必須有雄厚資本,要先準備個一百來萬去買設備。
食物自主權與生計發展—建構原住民食物系統可能性初探
  • 部落e購。
  • 即使通過有機認證的食物到了不有機的分裝廠出貨之後還是不能貼有機標章。而且社團法人不能申請有機分裝廠,出的貨就不能到大賣場,公家機關(學校等等)。於是從產地直接到廚房成為主力。
  • 一個農產品做一項檢測要三百元,幾十項總共要四千五。
  • 通常原住民部落的農產品都被當作是平地收購量不夠時補充品。部落e購只跟部落契作,也只有部落e購跟部落契作,這也是為什麼部落會繼續合作。
  • 夏季特容易缺菜,因為蟲害嚴重,另外氣候的問題也影響到部落e購無法收到足量(4000公斤)的菜,進而造成虧損(有時達十萬元)。要發展一套模式在資本主義市場中競爭困難度很高。
  • 過於仰賴貨幣市場的潛在危機
    某些部落初期種菜有獲利,嚐到甜頭之後,很自然地就想繼續擴大葉菜的種植面積。最後有些部落甚至五六個人投入可達三、四十萬。於是種植短期蔬菜成為了部落 主要獲利的手段。於是部落幾乎所有農地投入有機蔬菜的種植,原本種來自己吃的地也拿來種賣菜的地,於是當碰到蔬菜產量不好的時候,原住民來不及種自己的食 物,就喪失了謀生能力。
  • 到市集賣菜時,向消費者推銷時高喊"歡迎大家來賣原住民種的有機蔬菜"。有機代表蔬菜的品質,那麼,強調原住民這個特色的意義何在?
  • 在地食物復育的意義
    傳統豆類(邊緣豆)本身就是一種邊緣農作,它有的是邊緣性格,這樣的邊緣性幫助它逃過了現代化的衝擊與淘汰,從它現在還是被種在邊緣可見一般。傳統豆很具野性、生命力極強,可以在不具肥力的土地上繼續生長,並且藉由其他動物的吞食、消化又落地達到繁殖的目的。
  • 在部落做主流的有機農業,再用文化包裝去行銷,不比用生命力強且在地的傳統作物來得有說服力。
  • 什麼是符合當地文化的作物?種有機就是嗎?
  • 除了信任為主要的行銷基礎,還能有什麼?
  • 讓部落作物商品化以及資本化不可避免的無奈。

張偉琦教授的一個在地食物系統的提案被打槍,因為對政府官員與學者來說,在地食物系統不重要,因為無法創造就業

Q:推野蓮的過程中有無衝突發生?
A1:大家看好野蓮的市場,所以推動時並無衝突。但當市場飽和之後,和價格、銷售有關的爭執就出現了。其實最早開始種的那個農民覺得野蓮不好吃,自己是不吃的,如此是真正的在地?
A2:對於年輕一輩的美濃人,原本不在記憶的食物之中,後來接觸到是以商品的形式。
Q:針對在地食物系統。對承載著過去殖民歷史的新一代的原住民而言,已經有相當多有別於傳統的觀點。如何再詮釋「在地」?
Q:古典經濟學、資本主義談的「市場」已經不是那種「菜市場」。進場是有門檻的,價格、生產過程不透明。如果朝著價格、過程資訊透明的方向前進,某種程度上就算遠離資本主義所謂的「市場」了。
Q:我們真的有辦法循著資本主義的邏輯而運作得良好?自立是相當困難的,通常都是需要外部資源。或是我們不要想資本主義、市場要什麼,而去想我們自己真正需要什麼?或許去思考在如何讓部落發揮社會互助功能省錢而不是去思考如何賺更多錢。

是否試圖使另類發展完全取代主流發展?在現實條件下太過理想。但你適合發展主流發展你去發展,但不要完全斷了另類發展的路,至少留個空間讓想喝公平貿易咖啡的人找得到地方喝

資訊透明化是個煙霧彈,真正的問題在於消費者根本無心費心神去了解層層的過程,只管最後的金額。當有人聽到惠雯說用100元賣給消費者並用50元跟農民收時,馬上反應"蛤,那你賺那麼多喔?"完全沒考慮到運費等等成本完全在那剩下的50元當中。

如果你看歷史,總會看到同樣的過程不斷重演:「權利的累積,然後人民起身抵抗這個集中的權利。」

社課活動 2011秋冬

本學期台大穀雨社與台灣農村陣線、浩然基金會
共同在台大校園籌辦一系列的彎腰農夫市集!

彎腰農夫市集
每個月的第三個周日,讓我們一起彎腰,閱讀食物背後的故事,看見農人辛勤的容顏,實踐友善消費的力量!

2011/09/18(日) 10:00~16:00
    2011/10/15(六) 10:00~17:00
2011/10/16(日) 10:00~17:00 十月擴大舉辦,共兩天。
2011/11/20(日) 10:00~16:00
2011/12/18(日) 10:00~16:00
Bow to Land 音樂會
2011/10/15(六)18:00~21:00
→音樂會:長期關注農村與農業議題之樂團,在向晚微風中透過音樂,傳達對土地深深的眷戀
→紀錄片放映:陳韻如導演【歷坵部落農友復耕紀錄】、吳國禎導演【桃源香梅農友復耕紀錄】


「農業˙生活,我們的可能」講座
→「社區協力農業」2011/10/16(日) 13:00~15:00,伊莉莎白˙韓德森女士主講
→系列講座共三場次,詳細資訊請見彎腰農夫市集部落格
彎腰農夫市集開市地點:臺灣大學蒲葵道。
於臺大校總區(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四段一號)新生南路側門、農業陳列館與網球場之間的磚道,新生南路麥當勞對面

關於市集詳細內容與彎腰講座場次資訊,請見官網:

http://bowtoland.blogspot.com/2011/09/2011-bow-to-land.html

---


除了每個月的彎腰農夫市集外,穀雨社本學期將有三場農村造訪,分別是


10/1、2 二重埔與大埔
11月左右 雲林北港
12月左右 宜蘭小農聯盟


將帶大家實際進入農村與農民互動、協助農務、了解當地農業議題、討論分享等,詳細出遊時間與細節將於近期發布,請持續關注穀雨社的Blog。

2011年9月24日 星期六

穀雨讀書會,二重埔/大埔閱讀資料

準備要參與讀書會的夥伴大家好:

以下是有關二重埔/大埔的資料

一來我們後天就要開始進行讀書會

二來,下周就要進行的「參訪二重埔/大埔」的行程

所以,這裡先貼上相關的地方資料,請有興趣與這項活動的夥伴可先參考喔!!

關於二重埔:

關於大埔:
請到小地方新聞網內http://www.dfun.com.tw/
搜尋"大埔"即有多篇不同時期的文章可供回顧!

【書寫】與吳晟老師對談心得

文/威寰

江餅人前些日子到溪洲找吳晟老師,希望請他到台北,與青年談談如何走出書房,為社會議題實際地出些心力。於是吳老師想到夏耘二階訪調的同學們,說如果可以找我們來聊聊天,當是好事。所以餅人等學長就辦了個「詩筆書房,革命街頭」的座談會,找我跟吳老師聊聊天,順便與一些新朋友分享自己參與活動的心得。在座談會之前,我以為是要談很多文學問題,所以我早就戰戰兢兢地準備了一套說辭,要大肆地表現自己對文學連結實踐的想法。什麼文學本乎人情啦,中國學術的傳統就是要入世啦,學術的真精神啦之類有的沒的。也對吳老師的著作做了不少功課,以免到時露出馬腳,暴露出自己對現代文學知識之不足。但是吳老師在座談會上的談話,使我感到:自己畢竟只是虛妄的年輕人啊!

吳老師似乎一開始便無意於「文學與實踐」之類的大題目,他花了很多時間談他的母親身為一個農婦,是多麼地排斥那些看似便利的新發明。例如瓦斯爐,她是很排斥的,不管家裏的媳婦如何抗爭,她總是堅持要用稻草生火,用灶來煮飯。原因不是為了什麼環保意識,而只是她覺得既然稻草是免費的,何必要用那一桶又一桶所費不貲的瓦斯呢?又如免洗餐具,她也是很排斥,也不是為了環保,而只是因為使用免洗餐具太浪費。那麼多塑膠餐具,用過即丟,只為了人們懶得清洗。真是不知愛惜資源。又如使用農藥,她也是持反對態度,只為了一個直覺:會毒死人的東西一次次地噴在稻穀上,人吃了不會有問題嗎?

吳老師也提到他近年來投入環境運動的用心,他說早年總是現身於選舉場合,常常在動輒幾千人的廣場演講,呼喊激昂的政治口號。以前總是認為要先解決政治問題,再來考慮社會問題。但是近年卻發現在政治問題還沒解決之前,台灣的環境卻已經要被惡劣的開發怪手破壞殆盡了。所以他近年積極地投入環境運動,他唸了一段詩來表達感想,他說:「挫傷,可以用你教導我們的堅強療養。窮困,可以用你教導我們的勤勉克服。屈辱,可以用你教導我們的厚道原諒。」可是我們對台灣環境的破壞,卻是無法復原的摧殘。政治問題與環境問題比較起來,真是短暫與永恆的對比。

我從吳老師說的這些故事中,看到農村固有的美德,就是愛物惜物、尊重自然。這是一種踏實生活的態度,這就是最高尚樸實的人格。吳老師飽含感情地訴說著這些故事,他對母親是如此地感念。母親的言行舉止,雖然都只是農婦直率的作為,卻無一不充滿現代社會最缺乏的美德。吳老師只說這些故事,他只要我們向這樣的態度學習,如果忽略這樣認真樸實的生活態度,那麼無論對「文學」有何精闢的見解,都只是空談。他來到台北不是要跟年輕人討論文學,他只要大家可以認真地關注社會,並發諸行動。而我竟只注意著要高談闊論,以為自己對文學有多麼深刻的認識,或是自己已經實踐了許多,以致能夠來這裡向大家炫耀。這天晚上,虛妄的年輕人如我,又面對面地真切地上了一課。

2011年9月21日 星期三

【書寫】穀雨社讀書會形式


文/肇尉

是這樣的,過去幾次讀書會下來,我覺得有一種氣氛是:
我們一方面會想要多讀點書,但一方面又矛盾的害怕自己時間不夠,所以最後變成不知道在幹嘛的聚會。
這一次,我想我們可嘗試工作坊的形式作為讀書會的主軸,另外也要確認每位夥伴對讀書會的看法。

有關讀書會的形式概念,可分成下列三項:

第一,責任感下的團隊形式
之前兩次社課下來,半開放性的討論形式是完全的失敗,一部份可能是宣傳問題,但在這
個集體下,各位參與的最低責任底限是人來就好,沒有來也是可以接受的,所以我們通常
都只有達到責任的最低標。在之前的讀書會安排下,大家都有負責導讀,所以起碼每個人
會熟讀一本書,其他人也至少意思意思讀了一點。

所以接下來的小組操作,我不希望大家是想來就來,有事情就隨意的請假,所以才想用團隊的形式來維繫大家的責任感。另外我會覺得團隊需要向外招生,也是因為透過團隊的形式,之前我們面對新成員,都有很明顯的內外區隔,我們玩我們的,他們就晾在旁邊,所以我想的是,在我們農青的網絡外,形成一個新的小組網絡形式(當然還是有舊成員),讓一些對於農村議題有興趣的新成員,可以有能一起形成集體的機會。

第二,個人的條件
我想不管是新舊成員,個人的限制讓每個人能參與小組程度都不太一樣,所以一方面團隊
內部可以互相協調,若有些人比較忙錄,也可以從本身所學,來參與主題的討論。參與小
組是需要稍微考量自己的條件,可以有不同程度參與程度,但當然是會有團隊上的責任的
第三,知識門檻
這是我們之前讀書會碰到的另一個難題,現在鄉村議題的討論會以社會科學為主,學人文
學科或自然科學的領域要跨過這個知識門檻可能較不容易,所以在這個小組的形式下進行
,例如社科背景的夥伴事先閱讀特定讀本,並做整理,並且是能以讓不同學科背景都能理
解的語言下詮釋。同樣,我們也更缺乏各種由自然科學與文學上切入鄉村的理解,這些背
景的夥伴也可藉此小組來論述他們對這些議題的了解。

所以在操作形式上,如下

一、了解地方、尋找議題
透過地方相關資料的收集,作為小組認識地方的基本圖像,另外也從認識地方的過程中,
尋找可在讀書會進行討論的議題。

二、議題延伸
這裡的工作就分成三個部份,一是取得更細緻詳盡的經驗資料,確立議題後,就再針對特
定主題尋找資料;二是尋找契合經驗的相關理論,這裡就需要閱讀期刊、專書等等;三是
設計訪調方法,設想我們在踏入地方之前需要做什麼準備,如資料閱讀,準備訪談大綱,
提出預期的成果。

三、地方訪調

四、回饋
在訪調之後,回應之前的資料與理論,做出小組的詮釋

所以說,如果都能做到這些部份是最好,但也真的蠻累人的,不過這是我現在所想的理想讀書會形式啦,希望是真的能這樣做。

所以目前的準備工作中我需要的幫忙有: 

一、宣傳,簡單的文案宣傳即可,也不一定要做網宣,一人。
二、協助讀書會進行的時程安排工作,二到三人,
三、我會再確認每個人能夠參與的程度。

想參與這些工作的人,或是有其它工作我沒想到,但各位也想幫忙的,就請推文吧。
另外如果各位於讀書會概念或操作的形式有任何疑問或看法,也歡迎提出 。最後,我想說我也已經碩三了,為了組織的延續,如果有更適任的人來接手這件事情是更好,但是誰叫這是我自己提出來的構想,個人造業個人擔。要是討論到最後,讀書會變成只是要寫旅遊心得,或是操作形式不如我的預期,我想我這個工作是可以交給一些夥伴來實習,一方面這也是能讓新夥伴學習參與組織運作的機會,也讓我好好來認真面對我的論文。

..........................................

匯整了各位的問題,我想是有必要再對讀書會的操作方式上,提出更明確的說法。有些人覺得還不是了解讀書會形式,可能會認為讀書會就是要分享所學,但並非如此,在這個操作形式下,讀書會分成幾個重點:

首先,我們會嘗試練習「將現實經驗現象理解成知識」的過程。在過去我們讀了一些書但卻覺得書本的知識離我們很遠,很飄渺,要直接將知識與經驗現象做連結並不容易。以這次讀書會的設計,就是將「先讀書,再對應經驗現象」的順序顛倒,先選定某個地方作觀察、了解,當我們對特定議題覺得困惑,並產生興趣時,才再進一步從書本取得可能的回應。

不過讀書還是讀書會的主軸,我們是需要練習這種吸收知識的方式的。當我們在某個案例中發現一兩個感到興趣的議題,除了要持續挖掘現實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展開系統性的吸收知識的過程。目前設想的操作方式可有兩種,如果讀書會只對某一特定議題有興趣,那就可按照一般讀書會進行的方式,各位可輪流負責導讀;或是如果讀書會可兩個議題以上有興趣,那就先分組,進行內部的討論會,最後再一起分享交流。

假設我們將二重埔作為案例來操作讀書會,大家會有興趣的議題是水圳、土地徵收、CSA社區協力型農業,那我們就可分成三組,各別決定有關該議題的讀書內容,像土地徵收這個小組就需要更深入的認識土地徵收的問題,有人負責閱讀法規,有人則尋找新聞來了解現況,另外有人也就得觸碰理論。接著,就會在聚會上,彼此分享著每個人所作的功課,負責收集經驗資料的人,就需要試著從繁雜的資料中歸納出其概況與見解,負責閱讀理論的,可能就需要試著用「讓一般人能理解的語彙」說出理論的核心概念,然後再互相討論,能讓經驗與理論相互得到論證,當然也可對理論、對現實再提出更進一步的反思。

讀完書,討論完,就會進行下個階段的「訪調」行程,但在訪調之前須有所準備,各位可先從先前對議題的經驗與知識的理解,再來規劃設計我們訪調的行程。雖然有些時候我們會覺得到一個地方,是不要預設立場來看事情的,但是基於我們是讀書會,作為建立自身知識的練習,所以這個過程是需要的。

最後我們再回到讀書會的討論場合,大家彼此分享訪調完的心得回饋,並且要在轉化成文字紀錄。我一開始的說法可能的讓大家誤解,會覺得我們是在學術速成班裡,建構完學理的知識完之後還要再出產報告,但其實這種操作構想的目的並不在此。生產文字同樣也是另一段知識學習的過程,目的在於寫而非產出,是要自己試著寫,才能再反思我們之前認識的經驗現實與所理解的理論知識。

由於我們學生是有社會科學、自然科學、人文學科不同學術取向的差別,在閱讀、討論上都的因此碰到困難,但我想這也是我們共同要面對於克服的, 要理解鄉村,本身就需要在跨領域的層次來進行,期許大家在這過程中找到能互相溝通的語言,至少在自我知識培力的部份上,大家能一起進步的。

【書寫】什麼是「F1種子」

文/毛毛


什麼是「F1種子」

在一些關於種子企業或是農民保種的文章中,有時可以見到「F1種子」這個名詞,而到底F1種子是什麼呢?最直接的說明,F1是指植物經過雜交產生的種子長出來的第一子代,F1種子就是雜交產生的種子。而這類種子有什麼特別,就要從種子裡頭的基因開始說起了。

 孟德爾與豌豆

孟德爾 (Gregor Mendel, 1822~1884)是一位奧地利的修道院僧侶,他以豌豆作實驗並推論出生物的遺傳法則,奠定了日後遺傳學研究的基礎。在今天,他被稱為「遺傳學之
父」。

當時孟德爾栽種了大量的豌豆,依照他們不同的特性將他們分類,如豌豆的花色是紫色或白色、豆子的表皮是圓滑或皺縮、顏色是黃色或綠色等等。將這些性狀不同的豌豆相互授粉雜交,生產出的種子再次栽種,觀察他們的性狀跟父母的性狀之間的異同。經過大量的實驗與數學推論之後,他提出了「孟德爾法則」。幾個要點如下:

1. 生物的體內存在一對對的「基因 (Gene)」,基因將生物的特性遺傳給後代。

2. 一對基因上有兩個「等位基因 (Allele)」,這兩個等位基因可能相同,可能不同。

3. 不同的等位基因會表現出不同的特性,而且會有顯性、隱性的分別。
例:等位基因Y會讓豌豆顏色表現出黃色,y則會讓豌豆表現出綠色,其中Y是顯性基因 、y是隱性基因。這個時候,一對YY基因會產生黃色豌豆,而Yy基因型同樣會產生黃色豌豆,因為顯性基因的表現蓋過了隱性基因,只有同時擁有兩個隱性基因的yy基因型才會產生綠色的豌豆。

4. 分離律:植物在產生配子(即雄蕊的花粉或雌蕊的胚株)時,一對基因上的兩個等位基因
會隨機的分離,並在和另一植株交配後跟另一植株的同一組對偶基因重組,形成一對新的基因。
例:將YY基因型的植株和yy基因型的植株雜交後會產生Yy基因型的後代,而將Yy基因型
和Yy基因型再互相交配,就可能隨機產生YY, Yy, yy三種基因型。

5. 獨立分配律:每一組對偶基因的分離都是獨立的,彼此不互相影響。
例:碗豆種子顏色的Y/y對偶基因跟豌豆花色的W/w對偶基因,對偶基因的分離彼此互不相干,因此可能有紫花黃豆、紫花綠豆、白花黃豆、白花綠豆四種性狀的豌豆植株。

在後人的研究中,我們慢慢知道基因是什麼,也發現更多的遺傳現像,發現孟德爾法則的「獨立分配律」和「基因顯性隱性」會有例外。但是「一對基因隨機分離後再隨機重組產生後代」這一點,則是生物不變的鐵則。

育種者與品種

回到品種的議題上面。在植物育種的工作中,我們都希望一個品種可以一直保持它的優良特性穩定不變,要做到這件事,就要培育出純系品種。所謂的純系品種是指植株的基因型都是同型結合,也就是每對基因上的兩個對偶基因是相同的,例如AA, aa都是同型結合基因,而Aa則是異型結合基因。要育出純系品種,必須反覆的將植物自交並觀察後代,選出性狀沒有分離的後代,這樣工作往往需要栽種數個世代的植株,花上數年的時間,才能做出夠「純」的品種。

而當我們希望對一個純系品種再改良,或是某些種類的植物具有「雜種優勢」時,育種者可以拿具有不同優良性狀的兩個純系品種來雜交,期望選出同時具有父母雙方優良特性,甚至超越父母表現的品種。在育種術語上面,親本植株的代號就是P,而兩親交配產生的子代就是F1。從F1植株上收穫第二子代F2,進一步栽種、選拔出第三子代F3、再選出F4, F5, F6……,如此經過數個世代的選拔和評估後,才能育出新的品種。

  農民、企業、F1種子

F1植株的基因型是由雙親──兩組不同的同型結合基因型──所結合產生的,因此F1植株的基因型必然是異型結合。一批異結合基因型的F1種子,來自同一對純系父母,因此每一株植物的重要性狀如成熟期、產量、株高等等,不會有太大的差別。但是若農民想自行留種栽種下一代,每一對基因上兩個不同的對偶基因隨機分離並重組,將使長出來的植株表現出各式各樣的性狀。換句話說,整片田的植物可能高矮不一、成熟期不一,造成農人栽培管理和採收的困難。

對農民而言,留種的目的在於保存優良且生長整齊的品種自己利用,省去每季播種購買種子的成本。種子企業讓農民必須跟自己購買種子的其中一個手段就是生產F1種子。只要維持親本純系品種(或在雜交作物中稱作自交系,在此不詳述),就可以持續利用,生產出無法留種的F1種子。

但對育種者而言,使性狀分離是必須的,如此才能挑出優良的植株以培育成新品種,因此F1世代種子也是許多育種方法的必經程序。

 結語

F1種子是雜交第一代種子的泛稱,是育種的程序之一,也是使農民無法留種的一種方法。但生產F1種子並不全然是「邪惡」的,有些植物確實會因為雜交後的雜種優勢而產生勝過父母表現的後代 (例如玉米常有類似例子)。希望這些資訊在我們下次看見F1種子這個名詞時,能夠對了解文章內容有所幫助。